大家總叮嚀我出門在外要多加小心,這兩天的新聞,我反而覺得大家要多小心一些,我們的家鄉,跟記憶裡認識的越來越不一樣。
有些報導試著探索原因,有些報導呼籲我們多關懷身旁的人們,看著這些報導,勾起很多回憶。
在異鄉打拼也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與難關,那種挫折感,跟在家鄉感受到的截然不同。少了點情緒,多了冷靜判斷,在台北時我反而容易暴走,因為我無法接受我的家鄉,有那麼多無奈與不可能。
最讓人抓狂的,不是背後插刀的人,而是周遭的冷漠。為了維護和諧的氣氛,公平與正義常是被犧牲,身旁的人眼睜睜地看著妳吃虧委屈,頂多私下line妳或發條訊息勸妳算了吧。
我一直不知道要如何這些,所以當了無奈的逃兵,前往上海,花了九個月的時間,付出離鄉背井的代價,我才發現,我就是以這樣的方式面對無奈。
也許有一天我們能戰勝無奈,只是這過程崎嶇了點,時間比預想的久了一點,但不全是沒有希望。
寫給以為我在上海過得不開心的人,或以為到外地一定不開心的人:
深處外地就算遭遇人性險惡,絕對沒有在自家遭遇人性險惡來的痛心,而外地通常沒有原來想像的可怕。